close
60年風雨歷程 杭州浙大求是村的變遷史

60年風雨歷程 杭州浙大求是村的變遷史2018-01-22 09:26杭州網

△60年代初

60年代初從老和山拍攝的學校和求是村全貌

2000年底,浙江大學傢屬宿舍求是村老村3幢開始拆除,由此拉開求是村拆舊建新的序幕。2005年4月,隨著老村1幢、2幢和6幢、7幢的拆除,求是村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至此已全部拆除。在它的廢墟上,幢幢新樓相繼建立。 求是村從1956年開始建造,至今已走過60個春秋。當時的求是村包括老村7幢樓房和新村的約10幢樓房,中間還有一幢筒子樓。小學還隻有一幢平房,黃龍圈還都是農田。

浙大玉泉校區位於西湖西北角的老和山下,於1953年春正式破土動工。求是村離學校隻一箭之遙,上班隻四五分鐘的步行路程。16路公共汽車,是連接學校和城區唯一的交通工具。求是村邊上的浙大附小(後更名為求是小學)剛建好時隻有一層的平房,孤零零地立在稻田中間。浙大附中就在離小學不遠的掛牌山腳。

當時,求是村的概念是最早建好的7幢3層的樓房,60年代初在其北側又先後建造瞭多幢樓房,人們為瞭區別,曾把這一區域稱為求是新村。求是村和求是新村之間還有過一幢3層樓U形的單身宿舍,深深的走廊,昏暗雜亂,堆滿瞭各種雜物。 求是村的地理位靜電機安裝置非常優越,西湖風景區、植物園和黃龍洞都是求是村的後花園,四周風景如畫:稻田、茶園、玫瑰花、油菜花,老和山、掛牌山、寶石山,景致是那麼優美,空氣是那麼清新。

△70年代—90年代末

70年辦公文具台中抽水肥 代末建的求是村22幢

我傢是較早入住求是村的一批。三年級時,我從老浙大刀茅巷小學轉學到浙大附小,小學畢業後,進入浙大附中,第二年即遭遇“文革”,1969年11月又被卷入上山下鄉的滾滾洪流,十年再教育後又回到浙大。 在求是村最早住1幢,後來是22幢。成傢立業後住過外平舍、簡易宿舍、青年樓、W樓。兒子誕生在求是村,從求是小學、浙大附中到浙江大學畢業,我們傢三代人的根基就是求是村。在迎來求是村五十歲生日之際,由於學校的發展和擴充,我們搬離瞭求是村,可求是村情結永駐心頭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人人參加運動,無人來造房,而教職工逐年增多,居住矛盾十分突出。學校無奈,隻得想法將新增的教職員工往求是村裡塞:老村一套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房子,要拼住兩三戶人傢。當時,我傢住1幢1號時就同時迎來過兩對年輕的夫婦,其中一對就是如今的院士孫優賢先生夫婦。求是村其實是三層半的樓房,那個半層是一個閣樓。後來這閣樓也開瞭天窗,通瞭煤衛,住進瞭人傢。在5幢和6幢之間的空地,70年帶初插進瞭一座簡易樓--8幢,結構差,面積小,幾戶人傢拼用廚衛,條件艱苦。“文革”期間,一些老教授從求是村被趕出來,就在此過渡落戶。一套住房由幾戶拼住總不是太方便,在部分住戶的聯動下,也曾將求是村3幢動瞭“手術”:將一套房子一分為二隔成兩套,分別前後進出。如此多瞭幾套獨門獨戶的房子,但房子結構也因此傷瞭筋骨,已於2000年底最先被拆除。

“文革”後,學校隸屬於中國科學院,求是村發生瞭很大的變化。學校在求是村四周征用瞭大片土地,建造瞭一大批傢屬宿舍。為解決青年教職工的住房,一室一廳的鴛鴦青年樓建起來瞭,樓房的立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窗戶;為解決留學回國年輕博士的住房,24層高的樓房豎瞭起來,這在全是7層樓以下的求是村可謂是鶴立雞;在李嵐清副總理的直接關懷下,幾幢筒子樓改建成瞭二室一廳的宿舍樓,解決瞭部分年輕骨幹教師的住房,記得中央電視臺對此還作過專題報道,在全國做瞭推廣。可建房速度老趕不上學校發展的規模,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。

求是村的留博樓

美國商標註冊與市區一山之隔的求是村

進入新世紀,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,僅僅能住還不夠,還要有品位、有質量、有環境。可這時,求是村向東已經擴充至曙光路,南至浙大路,西至玉古路,北至求是路,被四條馬路團團圍住,土地資源已耗盡,再也沒有空地可供建房。於是,求是村開始瞭更新換代、拆舊房建新房的征程。

來源:杭州歷史建築作者:洪保平編輯:陳爽 1 2 下一頁

優美環保科技工程-靜電機安裝實例,靜電除油煙機安裝實例,靜電油煙處理機安裝實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zb177j9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